傳統中醫的理論是什么?
傳統的中醫理論,應該是陰陽學說,整體觀念,辯證論治。
中醫認為,疾病的發生變化,是陰陽勝衰的結果。如“陽勝則陰病”,“陰勝則陽病”;“陽勝則熱”,“陰勝則寒”等。治療目的也是“平衡陰陽”,如“陰平陽秘,精神乃治”。
在疾病診療方面,中醫把人視為一個有機的整體,認為局部能影響整體,整體也能影響局部。臟腑之間,相互滋養(相生),又相互制約(相克)。治療中如“見肝之病,必先實脾”;又如“肝腎同源”,補腎就能養肝等。其它如“病在上者,治之于下”;“病在左者,治之于右”等等。不能頭痛醫頭,腳病醫腳,應當看到與臟腑經絡的相互關聯。
辯證論治,是針對不同的疾病,要具體分析,如“同病異治”,“異病同治”。同患一種疾病,要分地域(如南方偏熱,北方偏寒等),年齡大小,體質強弱,男女性別等。治療方法根據不同的病理變化,采用扶正祛邪;攻補兼施;寒溫并用等。即根據病人的不同情況,分析判斷,確定具體的治療方法。
臨床治療疾病的實踐證明,中醫理論是科學的,完整的,有效的。
從現代醫學衡量,中醫診斷此較宏觀,在疾病定位,定性,定量方面不夠具體,在某種程度上缺乏評判指標。治療的效果,完全以癥狀是否消除為標準。一病一方,一人一方,制約了中醫藥的快速發展。
余診治一些手術及放化療后的癌癥患者。大部分白細胞低,腫瘤標志物居高不降,預示著有復發的可能。通過中藥調理治療,身體康復,腫瘤標志物及各方面化驗檢查,也逐漸下降達標。癥狀消除,化驗檢查正常,才可稱為臨床治愈。
現在,社會上對中醫有很多誤解,甚或攻擊。如有條件,若能中醫藥治療,現代醫療設備附助檢查佐證,可能更令人信服。
- 日常養生妙招有哪些?
- 為什么廣東人那么養生
- 喝中藥去肝火胃火濕氣
- 每天用簡單中藥材與食材做料理進行養生,你愿意堅持嗎?
- 手相是什么
- 健康養生飲食
- 中醫在保健方面,具體都有哪些方法?
- 哪些中藥可以單味泡茶祛脾濕?祛濕力緩而不傷正
- 能否把中醫中陰陽五行理論納入高考,以促進中醫知識的推廣?
- 中醫是否可以普及到每一個家庭,人人都懂中醫?
- 常用中藥有多少種
- 學美容要背的基本知識
- 秋分養生最重要的是養陰,中醫師告訴你秋分養生飲食注意什么?
- 何首烏,花椒,當歸,人參可以治療什么
- 關于足浴知識
- 適合春天養生的中藥材,適合春天種植的中藥材有哪些?
- 養生菜品有哪些?(含有中藥的菜品)
- 中醫食物養生論文
- 什么是節氣養生?
- 氣血郁結的人身體應該怎么樣進行調理 中醫胡維勤