秋天養生食譜?
秋季養生粥食譜
沙參粥:沙參20克、麥冬15克、粳米100克、梨汁、藕汁、冰糖適量。沙參、麥冬煎水去渣取汁,與粳米、梨汁、藕汁、冰糖煮粥食用。主治形體消瘦、口燥咽干、大便秘結、舌紅少津、脈弦細數。每日1劑。
桑仁粥:桑椹子20克、糯米60克、冰糖適量。桑椹子浸泡洗凈,與糯米、冰糖煮粥。主治肝腎血虛、頭暈目眩、視力減退、腰膝酸軟、須發早白、腸燥便秘。每日1~2劑。
白果粥:白果適量、豆腐皮50克、粳米100 克。白果去心、殼。與豆腐皮、粳米煮粥。主治肺虛咳喘、神疲力乏、痰白而稀。每日1劑。
田雞粥:田雞1只、乳鴿1只、豬腳骨1條、雞爪2只、糯米50克、姜絲適量。田雞、乳鴿洗凈切小塊,與豬腳骨、雞爪、糯米、姜絲煮粥。主治軟骨癥、發育不良、雙足無力、氣血不足、最適宜少年兒童食用。每日1~2劑。
首烏粥:首烏60克、紅棗10個、粳米100克、紅糖適量。首烏、粳米、紅棗(去核)洗凈,煮成粥放入紅糖煲沸食用。主治腎氣虧損,脾虛體弱,面色無華、皮膚干燥、面容憔悴、發早白、勞累過度、精神疲乏、飲食欠佳。每日1劑。
百合粥:百合60克、糯米100克、白糖適量。百合、糯米洗凈,煮成粥加糖煲沸。主治脾胃虛弱,心氣不足、急躁夢多、神經衰弱、燥熱咳嗽。每日1劑。
貝母粥:貝母10克、粳米50克、冰糖適量。貝母去心研成末,粳米煮粥,粥稠時將貝母粉、冰糖加入再煮片刻食用。主治肺虛久咳、痰少咽燥、肺熱咳嗽、咯痰稠黃、咽候腫痛。每日1劑。
★甘蔗山藥粥
材料:新鮮甘蔗榨汁約100~150毫升,山藥50克,粳米50克。
制作:用蔗汁與山藥、粳米一同煮粥。
功效:本粥清熱生津、養陰潤燥,適用于熱病恢復期或津液不足所致的心煩口渴、肺燥咳嗽、大便燥結等。
★生地粥
材料:生地黃30克,75克粳米。
制作:將鮮生地黃切細,用適量清水熬約半小時后,濾汁,再復熬一次,合并藥液濃縮至約100毫升,備用;75克粳米淘洗后煮成白粥,加入生地汁攪勻,食時可加白糖少許。
功效:本藥膳具有滋陰益胃,涼血生津之功,可用于陰虛潮熱、盜汗、久咳、食少、消瘦、熱癥心煩、口渴以及睡起目赤、良久難消等癥。